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国安在数字化时代的部提备今天,智能手表、醒严智能手环、禁涉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密场以其便捷性、所使功能多样性在社会面迅速普及,用智它们不仅可以记录健康数据、戴设提供导航服务,国安还能实现远程通信和信息推送。部提备但这些便利功能的醒严背后,却存有一定的禁涉泄密风险,需要我们加以防范。密场
——多维记录的所使泄密隐患。智能穿戴设备通常内置了摄像头和麦克风并自带定位功能等,用智可获取用户的指纹、虹膜、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能实时记录用户脉搏、血压等健康数据和用户的行为状态与活动轨迹,对用户进行精准人物画像,若此类数据不慎泄露,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数据关联的云端黑洞。智能穿戴设备在使用中可能会与社交软件、支付软件等各类应用程序关联,相关数据会自动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但云存储在安全保密领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旦账号被破解或服务商自身存在系统漏洞,又或者遭受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攻击,则可能导致存储在云端的信息泄露或被恶意利用。
——不易察觉的“特洛伊木马”。相较于其他智能终端,部分智能穿戴设备系统相对不够完善。有报道指出,部分智能穿戴设备存在第三方程序违规获取权限、系统更新滞后等情况,若黑客利用此类安全漏洞植入木马程序,可能导致数据被违规收集、个人隐私泄露、设备被远程控制等安全问题。
——跨越物理隔离的“数据虫洞”。智能穿戴设备通常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与手机或其他设备连接,有的设备具备“自组网”特性,可在无基站情况下实现多终端互联,形成独立的通信网络,可绕过涉密网络的物理隔离屏障。若黑客通过植入木马的智能穿戴设备组建临时局域网,将其他设备的信息数据经蓝牙逐级跳传至外部设备,可能会造成失泄密隐患。
构筑智能穿戴设备立体安全防线
一块手表、一枚手环,或许就是守护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闸门”,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更要守护好个人隐私和国家秘密,谨防智能穿戴设备失密泄密,共同守护智能时代的国家安全。
——规划使用禁区。严禁在涉密场所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禁止将智能穿戴设备与涉密信息系统连接。涉密场所的入口处、办公区域等显著位置建议设置警示标识,并配备专门的电磁隔离保管箱,对进入涉密场所人员的电子设备进行集中保管,从源头上避免失泄密隐患。
——加强自用管理。用户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及时更新设备的系统和应用程序;合理设置设备权限,谨慎授权第三方应用,关闭位置定位分享、麦克风等非必要功能;不存储敏感信息,警惕陌生链接和可疑应用程序,尽量避免连接公共网络,定期对设备进行杀毒和数据清查。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广大公民在购买、使用智能穿戴设备中如发现疑似网络间谍行为,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本扬)
相关文章
-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变革的浪潮中,中山大学深耕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学科交叉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优势,进一步推进智能医学跨越式发展。”中山大学校2025-05-25
跟着十五运会游广东|深圳:都市天际线+公园绿洲+滨海长廊,解锁城市多元活力
编者按: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其中广东省16个城市将共同承办赛事。5月19日,值此中国旅游日之际,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跟着十五运会游广东”2025-05-25- 5月11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成功取出一根长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样,打破了国内外同类坝型大坝取芯长度纪录。混凝土取芯是检查大坝浇筑质量的重要手段,芯样的完整性和长2025-05-25
- 据“苏门答腊中国领事之窗”消息,根据印尼气象气候与地球物理局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5月11日15时57分,苏门答腊岛亚齐省西南部布朗皮迪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45千米,多地有震感。有关部门暂未发布2025-05-25
- 日前,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9年,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法律环境初步建成,阻碍老年人继续发2025-05-25
-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的住所起火,目前无人伤亡。英国警方12日正在调查此事。2025-05-25
最新评论